新时代高校党建“双创”开展以来,陕西科技大学紧紧扭住基层党支部组织生活不规范、作用发挥不充分等神经末梢不灵敏的“下凉”问题,对标党支部建设要求,找准工作“小切口”,补齐补强支部建设的短板弱项,推动基层党支部凝聚力、战斗力、组织力不断提升。
——选优配强“领头雁”,激活教师支部新动能。学校深入推进实施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促进教师党支部书记切实发挥党建带头人和学术带头人的作用,更好地实现基层党建工作和教学科研工作双促进、双提高。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校党委常态化跟踪指导,统筹推进工作开展,压实二级学院党组织政治责任,将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纳入学院党委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的重要内容。二是完善条件保障。教师党支部书记可列席二级单位党组织会议、党政联席会议和理论中心组会议,参与所在单位中层干部选拔考察等重要事项;单列党支部建设专项经费,并给与适当工作补贴。三是强化教育培训。聚焦不会干、能力不足等问题,开展教师党支部书记全员轮训,提高党性修养和履职能力;建立完善校、院两级领导班子联系教师党支部制度,加强工作指导。2019年11月底,学校实现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100%全覆盖,各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切实提高政治站位,扎扎实实履职尽责做表率,充分激发了基层党组织活力。
——提高人才“吸附力”,源源不断输入新血液。学校不断强化对人才的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最大限度地把各方面人才凝聚到党和国家事业中来,形成凝聚人才干事创业的强大力量。一是坚持党管人才。成立由校党委书记、校长任双组长的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思想政治工作领导小组,切实把好人才工作政治方向,抓好教师队伍建设大事。二是健全工作制度。制定《关于校院两级党委联系师生党支部、教师入党积极分子、专家人才工作的实施意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教师思想政治工作意见》,教育引导高层次人才、优秀青年教师和海外留学归国教师等知识分子群体积极向党组织靠拢。三是创新支部设置。探索将党支部建立在科研第一线,以科研团队为单位设置党支部,推动党务工作与教职工教学科研工作结合更加紧密,实现业务知识和理论学习一起抓、党的建设与学科建设双促进。目前,全校已建立22个科研团队党支部;仅2019年一年,发展教师党员28人,其中具有博士学历学位9人,高层次人才2人,一改过去教师党员发展停滞的局面,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得到进一步巩固。
——用好用实“小积分”,发挥监督党员大作用。坚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严格用党章党规党纪规范党员行为,把党员干部管紧、管严、管好。学校密切结合校内基层党建巡察发现的问题和不足,切实抓好整改落实,在教师党支部中探索完善党员积分制管理。一是以积分量化为抓手。将党组织对党员的评价用分数进行量化,明晰积分内容,记录党员变化、衡量党员作用、评定党员优劣,促使党员肩上有责、争先有标、行为有尺、考核有据,有效解决了党员管理失之于宽、失之于软的问题。二是以规范程序为标准。制定科学有序的评分流程,不断规范运行环节,建立了“用制度管人、用分数说话”的良好机制,是从制度上保证了党员日常管理的精细化、科学化、规范化。三是以考核结果为导向。用好定性工作的量化考核新形式,根据考评结果评定党员等次,表扬先进、鞭策后进,进一步激发了支部党员的奉献热情,提高了支部创造力和凝聚力,实现了“小积分”管好党员“大队伍”。党员“积分制”管理,真正让党员的先进性“看得见”,让基层的组织力“摸得着”,使每一个的党员成为一面旗帜,每一个支部成为一座堡垒。
——实施“四化一提升”,盘活基层党建大棋局。聚焦解决支部神经末梢不灵敏问题,学校以规范化、标准化为导向,着力推进支部建设“四化一提升”。一是组织生活安排课表化。学院党委根据支部实际制定组织生活安排课表,由各支部自选,课表明确学习内容、固定学习时间、细化学习要求,保证了学习效果。二是政治理论学习内容定制化。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学习内容,通过师生党员深入解读制作标准课件,经学院党委审核把关,成为各支部的理论学习“套餐”,让政治理论学习不再困难,确保学习有收获、有成效。三是主题党日活动特色化。各支部结合自身学科特点、研究方向、专业特点、服务面向等,主动谋划设计,注重形式与内容并重、过程与结果并重、数量与质量并重,打造主题党日活动“一支部一特色”。四是党员先锋作用长效化。强化党员设岗定责,引导支部党员不忘初心跟党走,立足岗位作贡献,营造“后进赶先进、中间争先进,先进更先进”的浓厚氛围,推动先锋模范发挥作用常态化。
通过上述举措,进一步激活“神经末梢”,打通“中梗阻”,全面提升党支部组织力。在强有力的示范带动下,该校培育创建42个校级“党建工作样板支部”,1个教师党支部工作室入选陕西高校首批“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2个支部入选陕西高校“党建工作样板支部”,3个支部入选“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