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学院党委深入贯彻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不断加强党对学院的全面领导,严格落实管党治党主体责任,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认真组织实施“对标争先”建设计划,将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紧密融合,确立了“夯实基础、强化特色、提升质量、推动发展”的党建工作思路,探索并建立了 “党建5+”(党建+好班子,党建+严学风,党建+亮品牌,党建+强阵地,党建+强服务)的基层党建工作机制,努力提升党建工作质量和水平,推动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落实落细,以一流党建,带一流队伍,创一流业绩。
一、 壮大“领头雁”,以“党建+好班子”领跑基层建设
优化班子配备。坚持将选优配强基层党支部书记作为重要抓手,严格落实“双带头人”培育制度,七个教师党支部书记实现“双带头人”全覆盖,每年开展1-2期支部书记培训,带动党支部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优化机构设置。科学合理设置党支部,横纵交叉设置年级和科研团队党支部。成立大学生党务工作中心,搭建大学生党员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示范平台。突出学做结合,坚持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推进、同落实,建立“年度目标、季度计划、月度清单、动态跟进”的工作制度,推进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优化制度建设。先后制定修订《材料学院公共事务管理办法》《材料学院新入职教师宣誓仪式和退休教职工荣休仪式制度》等30多项制度,学院管理规范、服务精细、运行有序、保障到位。不断完善党政联席会和党委会的实施细则,力求每项决策内容和程序依规、民主、科学。落实信息公开制度,学院决策内容及时在QQ群公布,接受党内外监督。
二、奋力“比赶超”,以“党建+严学风”深化学思践悟
学院党委以生为本,构建两个学风体系,为学生成长成才提供坚实保障。一是党员学风建设体系。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规范组织生活,始终做到“学有主题、学有记录、学有研讨”,通过“学习强国”平台积分形式形成“你追我赶”的良好学习氛围;同时通过严把党员入口关、抓好党支部建设、加强党员入党后教育管理等措施,使学生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成为学生群体中的“排头兵”。二是学风“帮扶+示范岗”建设体系。指导开展“材子讲师团”,由优秀党员担任“讲师”,朋辈引领、典型带学;针对学业困难学生,开展集中备考,难题解疑等工作,提升学业困难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成绩,在学院形成“比赶超”的良好学习氛围。
创新学习形式,营造争先创优的学习环境。学院党委建立“党课学习”+“专业学习”模式,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党团工作、日常学生管理等方面工作,积极营造良好的学风氛围。一是创新党建活动形式。充分发挥环境育人功效,将湖畔美景、专家讲述、青年思考和坦诚互动融合起来,创建了“湖畔讲堂”党课新形式新品牌。该活动目前已经顺利开展28期,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西部网、陕西日报、新闻网、陕西科技大学官微等平台宣传推广,总浏览量100万+,引发广泛关注。二是搭建“科研创新课堂”。指导开展“材子科创团”,指导学生解决科研难题的能力,举办“筷子搭桥”等品牌活动,引导学生创新思维,鼓励支持学生参加“挑战杯”、“互联网+”、“金相技能大赛”等国际国内重大赛事。
三、奏响“先锋号”,以“党建+亮品牌”打造特色活动
协同聚合,打造“活动品牌”。多维度打造特色党建品牌活动。学院党委以党建“双创”为抓手,立足“材料”特色,先后开展了“亮身份、比贡献、做先锋”主题活动、“材子微言”微党课大赛、党史知识竞赛、榜样论坛—青春正能量宣讲会及音频“材声悦动—我把党的故事说给你听”等形式新颖、内涵丰富的特色活动。疫情期间,院党委坚持两手抓,建立“党委扩大会议周例会制”“重点工作任务周通报制”等3项工作机制,先后组织30余位教工、300余名学生参与校内疫情防控工作。学生党员成立“就业小蜜蜂”,收集发布就业资讯、细心开展就业服务,以实际行动落实“六稳”“六保”任务。学生党支部与农村党支部结对,围绕流动党员管理、乡村振兴等开展帮扶共建,助推脱贫攻坚。
示范引领,创建“支部品牌”。学院党委要求各支部以问题为导向,建立支部创优工作体系。学院党委自2018年8月开展新时代党建“双创”以来,一个学生本科支部,一个教工支部先后获批教育部全国党建工作“样板党支部”,陕西科技大学党建工作“样板党支部”5个,扎实推进党建工作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形成了可推广的党建工作经验做法,在各基层党支部间形成创优争先、你追我赶的榜样示范引领作用。
四、 激活“源头水”,以“党建+强阵地”推动改革发展
凝聚校内外办学合力,强资源共享阵地。学院党委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一是联建共建,积极与中国轻工联合会、陶瓷研究院、蒙娜丽莎集团等行业组织、科研院所和企业对接,通过主题党日、实习实践、联合培养、设立奖学金等形式有效盘活社会科教资源的办学合力。二是激发人才优势,努力构建创新型师资队伍培养体系,充分利用校内外人才资源,建立一支以学院教师为主,科研院所、企业高科技专家为辅,教学科研相结合的新型教师队伍。近年来,邀请校外导师授课100余场,形成了全员育人、争创一流的良好局面。
挖掘典型示范作用,树榜样巩固阵地。一方面通过先进事迹报告会、榜样展览等方式树立教书育人优秀典型,引导教师党员在学科建设、专业认证、讲课比赛及担任学业导师、学术班主任等工作中模范带头、以身作则,涌现出黄剑锋、蒲永平、王芬等一大批教书育人先进典型。二是发掘优秀学生资源和校友榜样,通过材子讲师团、科创博览会、青春正能量分享会、科技创新冬令营等公益性平台,发挥其在学业指导、科创领航、价值引领、习惯培养等方面的示范带动作用,推动师生在学风、科创、就业等方面的氛围愈加浓厚,培育出李文斌、宋建波、李瑞梓等一大批优秀学生榜样。
挖掘互联网资源,强党建宣传阵地。积极构建互联网+大思政格局,充分发挥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建成以学院官网、官微为核心,有效整合学习强国、陕西省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心、易班网等形成网络宣传立体矩阵,实现引领作用。近年来,学院通过建设“科大材子之家”微信公众号、“党建聚焦”等专栏,持续开展网络文化节和网络思政作品展示,培育出“材声悦动”“红色故事会”等一批网络思政作品,以更贴近学生、贴近时代的方式发挥高校党建育人功能。
五、传播“正能量”,以“党建+强服务”密切师生联系
抓思政育人,以基层党建工作为龙头引领“服务学生”。围绕服务学生成长成才这一主线,致力于培养“德才兼备”“又红又专”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一是发挥基层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紧扣学生实际需求,通过师生支部共建、支部对接专业班级、思政小课堂、党员先锋队、党员先锋岗等育人载体,立足实际服务学生。二是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的“育心、育德”作用。指导建立“材子心苑-班级心理委员-宿舍心理观察员”三级联动机制,建立“班级心理晴雨表”制度,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融入新生导航教育、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等各环节。三是发挥好资助育人的“扶困”“扶智”和“扶志”作用。通过完善“困难资助”数据库建设,建立充满人性关怀的学生资助体系,在资助工作中开展励志教育、诚信教育、感恩教育、社会责任感教育。四是发挥科技创新的“牵引”作用。重视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指导建立“个人申报-团队整合-专家辅导-学院打磨”科技竞赛联动机制,指导开展“科创冬令营”“科创博览会”系列活动,在低年级班级设置“双创班主任”,在师生间形成了科技创新浓厚氛围。
抓铸魂育人,以师德师风建设为核心强化“服务教师”。院党委构建五位一体“正风强基”长效机制,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教师自我约束、师生广泛参与的师德师风建设良好局面。一是紧抓学习实效,通过“三会一课”、教职工政治理论“四级”学习制度,确保教书育人专题学习竿插到底、入脑入心。二是紧抓活动创新,深入实施“亮身份、比贡献、做先锋”主题教育、“教师讲课比赛”“我的导师有点暖”等活动,提升师德和能力,增强职业认同感。三是强化人文关怀,通过师德师风表彰大会、入职宣誓仪式、荣休仪式、集体生日祝福会等关心关爱活动引导教师坚定育人初心、弘扬教书育人奉献精神,切实增强荣誉感和归属感。
抓校地共建,以科研成果转化为核心助推“服务社会”。近年来,学院依托材料科学学科进入 ESI 全球排名前5‰的优势,围绕产业转型、技术升级和产品迭代明显加速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不断深化校企合作,强化产教融合协同育人。依托科研团队,以“双电层理论”为指导思想,形成了以硕博研究生为核心层、高年级本科生为吸附层以及低年级本科生为流动层的跨年级递进式人才梯度培养模式,构筑了以教师科研项目和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为载体,本科生专业实践和研究生科研课题为基础,科技竞赛、公益实践和成果转化为目标的一体化发展体系。搭建校企交流平台,为学院毕业生就业提供捷径渠道,缓解工科研究生面临的就业压力大等问题。